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球员动态 球员动态

田径课教学设计及反思,田径课教学设计

tamoadmin 2024-07-13 人已围观

简介1.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案例精选的目录2.马说教案3.小学体育与健康教材教法的图书目录4.六年级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教学设计5.初中篮球教案6.初中体育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确定起跑线》是一节综合实践课,它密切结合数学学科课内学习内容,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下面我为你整理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确定起跑线教学反思 一、增强学

1.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案例精选的目录

2.马说教案

3.小学体育与健康教材教法的图书目录

4.六年级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教学设计

5.初中篮球教案

6.初中体育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田径课教学设计及反思,田径课教学设计

《确定起跑线》是一节综合实践课,它密切结合数学学科课内学习内容,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下面我为你整理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确定起跑线教学反思

一、增强学生的数学综合应用意识

本节课研究的400米椭圆式田径运动场跑道,是学生司空见惯的且经常接触到的事情,但学生以前没有用数学眼光去观察过跑道有什么数学问题,但今天把它放在数学课中去研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设计和教学中,经常让学生从数学角度去发现并解决问题:为什么每条跑道的起跑线不同而终点相同?每条跑道的差异是怎么样形成的?起跑线间的长度差是如何确定的,有规律吗?这样教学增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综合应用的意识。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推理能力

数学教学可贵之处是引导学生善于发现规律、寻找规律。本节课,充分调动学生对有关知识和生活的积累,通过自主探索、观察分析、合作学习、交流辩论、互相启发,把相邻两条跑道的长度差计算方法,从繁杂到简洁、从死算到活化。最后得出规律是一个常数。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当然本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个别学生的基础较差,无法很好的融入到学习当中,对确定起跑线的方法,理解的不是很透彻,教学过程中,一些细节的把握做的不是特别到位,以后应加强照顾后进生,让他们也能真正学会东西,同时不断提高自身水平,让教学变的更加精彩。

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案例精选的目录

公顷、平方千米要怎么来学习呢?学会这部分内容由怎养的教程呢?下面就有我来讲解一下《公顷、平方千米 》教学设计这部分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公顷、平方千米 》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体会面积单位换算的必要性,以及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认识公顷、平方千米等面积单位。

 3、能进行简单的面积单位换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体验1公顷、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发现平方千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正确建立1公顷、1平方千米的表象。

 活动准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自主发现如果用于计量面积很大的土地,需要用公顷和平方千米作单位比较方便。

 2、使学生进一步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提高解决问题的策略水平。

 活动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面积单位。

 (1)一张的面积大约是40( )。

 (2)数学书的封面面积大约是2( )。

 (3)我们所在教室的面积大约是50( )。

 (4)我校田径场的面积大约是1( )。

 2.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面积单位?联系实际说一说。

 二、揭示课题

 面积单位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此之前,同学已经学习和掌握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这些较小的面积单位。在生产、生活中,往往需要度量较大图形的面积,如:某林业局要对当地一块沙漠地区进行绿化,绿化区域是一个长为5千米、宽为4千米的长方形,他的面积是多少?学生列式计算,5000?4000=20000000平方米,即面积是两千万平方米,用学过的面积单位平方米来表示这个较大的数不方便,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的内容。比平方米更大的面积单位?公顷?与?平方千米?。

三、活动感知1公顷的大小。

 1.你认为1公顷到底有多大呢?请你发挥自己的想像猜一猜。

 2.师指出: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算一算:1公顷等于多少平方米?(板书:1公顷=10000平方米)公顷是比平方米大得多的面积单位。

 3、2公顷有多大呢?5公顷呢?

 4.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到底有多大?联系日常生活实例找一找。

 5.出示边长为50米的场地。

 (1)这个正方形有1公顷吗?你是怎么判断的?

 (2)多少个这么大的地方就是1公顷了?你会怎么把它们拼起来呢?

 (3)展示各种拼法。

 6.出示边长10米(几位同学手拉手为边长)的图。

 (1)这个正方形有多大?

 (2)多少个这么大的地方就是1公顷了?你会怎么把它们拼起来呢?

 (3)展示各种拼法。

 7.你能判断我们整个学校有多大吗?你是怎样判断的?多少个这样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我们的教室面积有多大?多少间教室面积大约是1公顷?

 8.在我们学校周围有没有1公顷大小的地方?能举例说明吗?

 小结:在估计时,你们都运用了什么 方法 ?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1公顷的大小,形成1公顷的表象。)

 四、想一想,1平方千米有多大?

 1、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它比两个天安门广场的占地面积还要大。

 2、平方千米和平方米、公顷之间有什么关系?1平方千米等于多少平方米?等于多少公顷?学生进行面积单位的换算。由此得出: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

 天安门广场的面积为40公顷,1平方千米相当于几个天安门广场的占地面积呢?比两个天安门广场的占地面积还要大,相当于2个天安门广场的面积。

《公顷、平方千米 》教学设计篇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相互合作学习的能力。

 重点难点

 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公顷

 1、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面积单位?(让学生比划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

 现在请你看一看,想一想,下面填写什么单位合适呢?

 计算机键盘上的小按键,面积大约1(  )

 数学书的封面,面积大约4    (    )

 教室的面积大约50 ( )

 一个 篮球 场的面积大约是200 ( )

 提问:在我们班同学中,有人去过苏州工业园区的金鸡湖吗?大不大?你知道金鸡湖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吗?(学生估计面积,之后课件呈现:金鸡湖的总面积为740公顷)

 2、揭题: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时,通常用公顷作单位。(板书:公顷 字母符号是:ha)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新的面积单位?公顷。1公顷有多大?它跟平方米的进率是多少?生活中哪里能找到1公顷?

 二、自主探究,认识公顷

 1、认识1公顷的含义。

 谈话:我们以前学过的面积单位都是根据边长一定的正方形面积来确定的。例如:1平方厘米是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

 1平方分米是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

 1平方米是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

 1公顷:是边长100米的正方形面积。

 100米有多长呢?你能结合实际说一说吗?想象一下,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有多大?

 指出:这样大的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公顷。1公顷有多少平方米呢?先让我们独立算一算,再与同桌交流。得出:1公顷=10000平方米。

 2、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提问: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1公顷,下面我们实际感受一下,好吗?

 (1)(来到操场)让28个学生手拉手围成一个正方形,要求估计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再要求推想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公顷。

 (2)让我们来算算看,我们班级前面的这个广场面积大约有多少?

 操场一边长大约100米,相邻的一边长大约30米。计算:

 100?30=3000平方米 10000?1900?3(个)(用计算器计算)

 大约我们学校这样的操场3个才能有1公顷。想像一下,有多大?

 提问:我们知道我们教室的面积大约是50平方米,两个教室的面积就是100平方米,要有多少个教室的面积才是1公顷呢?你能想象得出吗?

 在生活中,你还能哪里找到1公顷呢?

 3、进行单位换算。

 提问:我们已经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你能解决下面的问题吗?出示?试一试?中的题目,请学生用计算器算一算。(一块平行四边形的菜地,底是250米,高是160米。这块菜地有多少平方米?合多少公顷?)

 完成后,要求学生把解答过程和单位换算的方法与同学进行交流。

 简要小结:把以平方米作单位的数量改写成以公顷作单位的数量时,可以用原来的数除以10000,或者直接把原来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

 4、巩固练习

 P93?练一练?第3-5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讨论这个 足球 场的面积是不是有1公顷。

 三、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1、公顷?信息发布会?

 素有?万园之园?之称的圆明园总面积达3500000平方米,合(  )公顷;敦煌莫高窟被誉为?艺术瑰宝?,石窟里的壁画为世人所惊叹,其总面积约5公顷,合约(  )平方米。但都已遭受帝国主义的毁坏。

 读了这两题,你有什么感想?

 2、开发商的 广告

 某市刚刚新建了一个小区。聪聪跟爸爸一起去看房子,走到小区门口看见一则广告牌:

 小 区 简 介

 本小区环境优雅、景色宜人,是?市绿化示范小区。占地面积12公顷,其中公馆、 儿童 游乐场、老人健身房、 网球 场、道路等公共设施占地1.5公顷,绿化面积为达5公顷。?

 聪聪在小区里走了一圈,发现该小区共新建了住宅楼75幢。聪聪估计了一下每幢楼的长约80米,宽约10米。请你跟聪聪一起算一算,房屋开发商的广告是否真实?

 四、课堂小结:

 谈话: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公顷、平方千米 》教学 反思

 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 经验 和实际认知水平,对公顷和平方千米的认识分别安排了不同的学习活动,体现了不同的教学目标,认识公顷,不仅让学生认识其含义,而且还让学生通过观察、计算、推理和想象等活动,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对于平方千米,重点是让学生认识其含义,并探索平方千米与平方米、公顷之间的进率,学会进行简单的换算。教学时,通过室外活动让学生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如,通过观察一个面积接近1公顷的操场的大小,直接感知1公顷大小;通过观察100平方米正方形的大小,并通过推算和想象间接感知1公顷的大小;通过在具体情境中选择中选择合适的土地面积单位,进一步丰富感知,并逐步明晰1公顷实际大小的表象。认识平方千米,通过相关的图息和例子让学生体会到平方千米是测量和计算大面积土地的常用单位。

猜你喜欢:

1. 2017年人教版5年级数学期末试卷

2. 小学数学教学中微课的运用论文

3. 四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试卷分析

4. 圆的周长教学反思

5.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6.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土地的面积教案

马说教案

上篇 《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

第一章 体育与健康课程基本理念

第一节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与价值

第二节 体育与健康课程基本理念

第二章 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

第一节 课程目标

第二节 领域目标

第三节 水平目标

第三章 体育与健康课程开发

第一节 人力的开发

第二节 体育设施的开发

第四章 体育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第一节 体育教学设计概述

第二节 体育教学设计的一般程序

第三节 体育教学的中观教学设计

第五章 体育与健康课教案理论

第一节 教案的概念

第二节 体育课教案的形式与分类

第三节 体育课教案的基本术语

第四节 体育课的设计

第五节 编写教案的具体步骤

第六节 编写教案时应注意的问题

第七节 怎样写好课后小结

第八节 说课

第九节 体育理论知识课教案

第十节 编写实践课教案应注意的几个关系与基本要求

第十一节 体育场地、器械图的设计与画法

下篇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实践

第六章 体育教学概述

第一节 教学目标

第二节 教学要求

第三节 教学内容

第四节 教法与学法建议

第七章 田径类教学实践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一年级田径类教学实践

第三节 二年级田径类教学实践

第四节 三年级田径类教学实践

第五节 四年级田径类教学实践

第六节 五年级田径类教学实践

第七节 六年级田径类教学实践

第八章 技巧教学实践

第一节 前滚翻

第二节 连续前滚翻

第三节 后滚翻及发展后滚翻能力

第四节 仰卧推起成“桥”

第五节 跪跳起

第六节 纵叉

第七节 横叉

第八节 各种滚动与滚翻动作

第九节 联合动作

第九章 器械体操教学案例

第一节 单杠

第二节 支撑跳跃

第三节 攀登和爬越

第十章 小球类

第一节 三至四年级小球类

第二节 五至六年级小球类

第十一章 武术类教学实践

第一节 三年级武术教学实践

第二节 四年级武术教学实践

第三节 五年级武术教学实践

第四节 六年级武术教学实践

小学体育与健康教材教法的图书目录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马说教案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马说教案 篇1

  一、自主练习

 ⒈给加点字注音。

 骈死( ) 槽枥( )( )

 粟( ) 外见( )

 食马( ) 祗( )

 ⒉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①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

 ? ②骈死于槽枥之间( )( )

 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

 ⒊填空。

 ①韩愈,字 , 代著名 家,他的著作收在《 》里。

 ②本文中韩愈说明庸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的句子是: , , 。

  二、阅读延伸

 (一)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呜呼!其真邪?其真不知马也。

 ⒋本文中有五个也字,请对其所表达的语气分别作出解说。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②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③安求其能千里也

 ④其真邪?其真不知马也

 ⑤不以千里称也

 ⒌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一食或尽粟一石( )

 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③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⒍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字,并写出它的本字和意义。

 ①才美不外见

 通 含义: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

 通 含义:

 通 含义:

 ③其真邪

 通 含义:

 ⒎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②安求其能千里也?

 ③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④其真邪?

 ⒏给下列句中加点的食字注音并释义。

 ①一食或尽粟一石( )( )

 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 )( )

 ③食不饱,力不足。( )( )

 ④食之不能尽其材。( )( )

 ⒐归纳第一段文字的主要意思。它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⒑第二段文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起什么作用?

 ⒒找出全文的主旨句,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马说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培养文言语感;

 2、体会作者情感,理解作品寓意。

  教学重点

 积累文言知识,培养文言语感。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情感,理解作品寓意。

  教学设想

 1、本课教学结构按“感知与积累──探究与发现──应用与提升”三个环节设计。这三个环节是逐层推进的关系。第一环节主要是教学出文言文的语体特点(基本的文言知识主要在本环节落实),第二环节主要是通过语言品味和讨论,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情感,理解作品寓意(寓意探讨要有现代意识);第三环节主要是通过与作者进行虚拟对话,引导学生深入地、有创意地理解文本。要讲出韩愈作品的味道。

 2、设计要朴实中见新意,课件使用要精当。

 3、板书要少而精,字迹要工整。

 4、要想办法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

 5、教学思路要清晰。本课分三大板块,第一板块15分钟,第二板块10分钟,第三板块10分钟,留5分钟机动,主要是使效果特好的环节酣畅淋漓一些。

 6、由于是比赛课,因此每个环节要有亮点,结课前应有高潮。

  教学过程

 (导语执教者自行设计)

  一、感知与积累

 1、解题(教师解释《马说》之“说”)。

 2、学生一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哪几种马,主要是写了哪种马。

 3、学生二读课文,圈出课文中“千里马”字样。

 4、请学生念出有 “千里马(千里)”字样的句子(课文第一段与第二段每一句都有“千里马(千里)” ),并用自己的话讲出这些句子的意思.。(这一环节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文注解,通过查阅工具书、互相研讨,力求自己解决重点实词、重点虚词、重点句子和难句,必要时教师补充订正。这是文言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以后教学的基础。)(亮点之一)

 5、指导朗读重点段落。

  二、探究与发现

 1、通过反复诵读文本和品味语言,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情感,理解作品寓意。

 2、讨论:从现代人的观念看,千里马应该有什么表现(或千里马应该对自己的遭遇负什么责任──这一点口头提示执教者)(亮点之二)

  三、应用与提升

 《马说》既是埋没人才的社会现实的反映,又是韩愈个人怀才不遇愤懑情绪的流露(他认为自己应得到更好的待遇)。请你给韩愈写几句安慰的话。写完后展示点评。(预计是全课高潮)

 (说明:本教案是为本次全省教学比赛的深圳选手而设计的。罗湖区教研员周启泰老师、罗湖区松泉中学杨建华老师、翠园中学初中部朱碧波老师也参加了讨论)

马说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背诵这篇千古名作,通过学习本文,了解“说”的文体特点。

 2、熟练掌握文中的重点词语,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寓意。

 过程与方法自学探究合作交流,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情感态度领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思想感情,感受封建社会埋没和摧残人才的现实。

 教材分析重点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难点韩愈为什么会产生“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感慨

 教学模式:三疑三探

 课时共2课时

 学法自学合作探究

 一、设疑自探(10分钟)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刘翔被称为“中国的速度”他在20xx年雅典奥运会上以12秒91的成绩平了世界记录,取得男子110米栏冠军;在20xx年瑞士洛桑田径超级大奖赛男子110米栏的的比赛中,刘翔以12秒88打破了英国运动员保持13年之久的世界纪录并夺取该项目冠军。刘翔书写了中国田径新的历史,除了个人努力以外,还要靠什么?

 教师引导:从儿时的矮小瘦弱,到如今的身高臂长,从平庸的跳高选手到奥运会冠军,年轻的刘翔,早已习惯了鲜花和掌声,但在刘翔的背后,有那么一位默默无闻的教练孙海平。连刘翔自己也说过:“除了自己的天赋外,师傅有很大的功劳。”孙海平就是能识刘翔这匹“千里马”的“伯乐”。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有关伯乐和千里马的文章,唐代文学家韩愈的《马说》。

 2、文体介绍:

 “说”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议论性体裁,与现代的杂文近似,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马说”即谈马、论马。如:《爱莲说》

 《捕蛇者说》、《说勤》。

 3、走近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其诗力求新奇,对宋诗影响颇大,有《昌黎先生

 集》。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三考进士不第,多次被贬不得志。

 (二)根据课题,提出问题。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请提出来,预设:

 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真好,大多都是我们本节应该学习的知识,老师将大家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补充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希望能对大家本节的学习提供帮助。

 (三)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分钟)自探提示:

 1、熟读课文,根据学习目标,提出相应的问题,展示出来,教师板书有价值的问题:①生字词:②重点词语③重点句子

 2、整体感知:思考:作者流露出对“千里马”和“食马者”怎样的感情?

 二、解疑合探(分钟)

 (一)、小组合探。

 1、小组内讨论解决自探中未解决的问题;

 2、教师出示展示与评价分工。

 (二)、全班合探。

 1、学生展示与评价;

 2、教师点拨或精讲。

 明确:

 1、①生字词:

 骈死于(pián)、一食或尽粟一石(sù)(shi)、食马者(sì)、才美不外见(xiàn)、槽lì(枥)、其真(邪)

 ②重点词语: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只是)(辱没)

 骈死于槽枥之间(骈:两马并驾。骈死:并列而死。)

 不以千里称也(著称,出名)

 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

 是马也(这种)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犹,尚且)(等同,一样)

 安求其能千里也(怎么)

 策之不以其道(正确的方法)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通晓,明白)

 执策而临之(面对)

 2、词类活用

 一食或尽粟一石尽:吃完

 食之不能尽其材尽:竭尽

 策之不以其道策:用鞭子打

 3、通字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饲”,喂养

 才美不外见通“现”,表现

 其真邪邪,通“耶”,语气词吗

 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能

 4、翻译下列句子。

 (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5)、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6)、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2明确:作者为千里马被埋没鸣不平,为千里马得不到应有的待遇而感到同情、惋惜。同时表现了对愚蠢浅薄的“食马者”的愤懑和控诉

 三、质疑再探:(分钟)

 1、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自探问题。下面我们再回看一下,开始我们提出的问题还有那些没有解决?

 2、本节的知识已经学完,对于本节的学习,谁还有什么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

 本文托物寓意,抨击当时“食马者”“不知马”的错误行为,但作者并没有从正面阐明应该怎么做。参照第二段,你认为他主张应怎样对待“千里马”这样的人才?

 明确:“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亦可用现代汉语回答:主张统治者应当善于识别人才,尊之以高位,养之以厚禄,任之以重权,使他们能充分施展才干。

 四、运用拓展(分钟)

 (一)根据本节学习内容,学生自编习题,交流解答。

 请你来当小老师,编一道题,考考大家(同桌)!

 (二)根据学生自编习题的练习情况,教师有选择地出示下面的习题共学生练习。为了巩固本节知识,加强知识的运用拓展,老师也给大家设计了一些习题,检测一下大家对本节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情况,请看:

 按提示写出相应语句并加以积累。①千里马不能日行千里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②表现食马者愚妄浅薄的排比句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③“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由此可想到: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④千里马的不幸遭遇是: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⑤本文的主旨句是:其真不知马也。

 ⑥强调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⑦在生活中,有人常慨叹“世上的人才很多,只是没人发现而已。”我们常引用文中的一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三)全课总结

 1、学生谈学习收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谈一谈、

 2、学科班长评价本节课活动情况。

 板书设计

 马说(韩愈)

 千里马——人才

 伯乐——识人才的人

 发泄怨愤,为怀才这遇之士鸣不平

 作业布置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背诵这篇千古名作,通过学习本文,了解“说”的文体特点。

 2、熟练掌握文中的重点词语,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寓意。

 过程与方法自学探究合作交流,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情感态度领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思想感情,感受封建社会埋没和摧残人才的现实。

 教材分析重点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难点韩愈为什么会产生“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感慨

 一、设疑自探(10分钟)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背诵课文及重点句子的意思。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根据课题,提出问题。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请提出来,预设:

 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真好,大多都是我们本节应该学习的知识,老师将大家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补充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希望能对大家本节的学习提供帮助。

 (三)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分钟)自探提示: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作者如何层层深入论证论点的?

 2、本文用“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分别比喻什么?

 3、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什么写法?

 4、读完全文,你认为要成为千里马须具备哪些必要条件?

 二、解疑合探(分钟)

 (一)小组合探。

 1、小组内讨论解决自探中未解决的问题;

 2、教师出示展示与评价分工。

 (二)全班合探。

 1、学生展示与评价;

 2、教师点拨或精讲。

 明确:

 1、明确:起句就揭示全文论点,接着从正反两方面对论点作概括论述,第二段进一步从反面展开论述,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重要性。第三段对“策马者”进行辛辣的嘲讽,结尾再次强调造成不合理现象的原因,是“不知马”,与开头的论点相照应。

 2、明确:千里马:人才伯乐:能识别、任用人才的人

 千里马不遇伯乐:贤才难遇明主食马者: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

 3、明确:寄托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本文运用了托物寓意的写法。

 4、明确:要具备千里马的才能;要有展示的机会;要有识别人才、赏识人才的伯乐;要把握住机遇;要有适合成长的环境。

 三、质疑再探:(分钟)

 1、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自探问题。下面我们再回看一下,开始我们提出的问题还有那些没有解决?

 2、本节的知识已经学完,对于本节的学习,谁还有什么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

 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马”吗?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四、运用拓展(分钟)

 (一)根据本节学习内容,学生自编习题,交流解答。

 请你来当小老师,编一道题,考考大家(同桌)!

 (二)根据学生自编习题的练习情况,教师有选择地出示下面的习题共学生练习。为了巩固本节知识,加强知识的运用拓展,老师也给大家设计了一些习题,检测一下大家对本节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情况,请看:

 讨论:作者认为,自己是个人才,只是缺少伯乐的发现。其实封建社会不知道埋没了多少人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同情百姓,写出民苦“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的.(柳宗元);与民同乐的太守(欧阳修);还有李白、苏轼、王维这些都已成为了历史。那么,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你是怎么看待伯乐的作用呢?

 (三)全课总结

 1、学生谈学习收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谈一谈、

 2、学科班长评价本节课活动情况。

 板书设计

 马说(韩愈)名马被埋没—根本原因——不知马

 寓意:寄托了作者的怀才不遇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人才的愤懑

 作业布置

 请你给韩愈写一封信,谈谈你学完本文的感受。

马说教案 篇4

  教学重点

 1、说的文体特点:奇巧而善辩、文艺性的议论文

 2、《马说》的寓意、比喻说理

 3、虚词也的用法,体会文中的气

  教学难点

 1、由马到意,透过文中情,体会文中气

 2、虚词也的用法,另有其、之、而、以

 3、归纳这一类怀才不遇文学的共同特点,做一点初步文学研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托物寓意的构思。

 2、掌握本文灵活多变的语言。

 3、理解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等名句的含义。

  教学设计

 《马说》是一篇简短的议论文,可以让学生先自主学习,疏通文意,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性学习,深入领会文章的深刻含义。

  主要学法

 朗读法、品味、交流。

  课前准备

 熟读课文,查工具书、结合书释疏通课文。

  课堂类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简介文体及作者:

 说(见前文)

 韩愈(公元768~824年),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著有《昌黎先生集》(亦称《韩昌黎集》)。

 2、阅读课释,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理解词语意思。

 ⑴ 骈( )死于槽枥( )之间

 骈死:骈,两马并驾。骈死意为并列而死。

 ⑵ 才美不外见( )

 外见:从外表上显现出来。

 ⑶ 食( )之不能尽其材(食,同饲)

 邪同耶 材同才

 3、教师范读全文。

 4、学生朗读课文。

 5、阅读课文并思考:

 ⑴ 课文的中心与层次:

 中心:借古代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以喻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甚至摧残、压抑人才,也表现了作者的愤慨之情。

 层次:

 第一层(第1段)说明伯乐对手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第二层(第2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第三层(第3段)总结全文。表现作者对封建统治者摧残人才的愤慨之情。

 6、重点朗读第3段,再次体会作者的感情。

 7、课堂练习:阅读课后练习,完成练习三。

 8、课后练习: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1、检查复习:背诵全文

 2、课文学习指导

 ⑴ 第一节:伯乐知马(伯乐对千里马命运起着决定作用)首句千古感叹到底是先有伯乐,还是先有千里马?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全文观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次句──愤愤不平千里马倒常有,可没有伯乐发现,愤世嫉俗。

 末句──描写千里马的终身遭遇,不以千里称也也 肯定语气,寄予无限同情。

 ⑵ 第二节:不知马,害了马(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首句──千里马的特点特别能吃,因此特别能跑。

 次句──全节之关键,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末句──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一顿,作低回之势。接着,以不饱,不足,不外见,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层层蓄势,反问作结。也反问语气,愤怒谴责食马者害了千里马,向读者寻求公道与正义。

 ⑶ 第三节:太不知马(辛辣嘲讽食马者的愚妄无知)

 首句──活画食马者的愚妄无知的丑态

 神态:执策而临之洋洋自得愚妄浅薄

 语言:天下有眼无珠

 末句──发表感叹归结全文中心不知马

 其真不知马也( )也推测语气,辛辣嘲讽食马者的愚妄无知。

 句末可以用!(强烈的讽刺感情)?(推测语气,表达自己的观点)

 (问而后答,一锤定音)学生可以自由讨论,发表看法。

 ⑷ 归纳寓意,附板书设计,并作课外拓展。

 学生思考:本文的观点是什么?形象是什么?借伯乐与千里马来比喻什么 ?

  〖板书设计〗

 马说

 韩愈

 全文观点: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奴隶人(食马者) 不知马 害了马

 (辛辣嘲讽) (愤怒谴责)

  〖课外拓展〗

 政途多失意 悲愤出奇文──中国古代怀才不遇文学初探

 1、你还知道哪些古代文人怀才不遇?写了些什么作品?

 2、他们作品大多写些什么内容?

 (山水风景,男女之情,咏史怀古,托物寓意)

 3、如果你怀才不遇,你学古代文人哪一位?

 韩愈 怀才不遇文学 苏秦 悬梁刺股发愤 董邵南 另寻高就发展

 将上述你的观点写成一篇小论文,下节课交流。

六年级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教学设计

理论部分

第一章 小学体育与健康概述

第一节 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

第二节 健康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第二章 小学体育s健康课程的s标与内容标准

第一节 体育课程目标的本质与功能

第二节 小学体育课程学习领域目标的构成与内容标准

第三节 小学健康教育课程的本质、功能和目标

第三章 小学生身心发育特点与体育健康教育

第一节 小学生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

第二节 小学生生理发展特点与体育教育

第三节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与体育教育

第四章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设计

第一节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设计

第二节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

第三节 小学教学的制定及案例

第五章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

第一节 小学体育教学原则

第二节 体育课程学习方法的选择与应用

第三节 小学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

第四节 小学体育教学模式

第六章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评价

第一节 体育教学评价概述

第二节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

第三节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课堂教学评价

第四节 学生体质健康评价

第七章 小学体育课程的开发与利用

第一节 小学体育课程的特点与分类

第二节 小学体育课程内容的开发与利用

第三节 小学体育场地设施的开发与利用

第四节 人力的开发与利用

第八章 小学课外体育与竞赛

第一节 课外体育活动

第二节 阳光体育运动

第三节 小学课余运动训练与竞赛

教材、教法部分

第九章 发展一般身体素质的手段与方法

第一节 力量素质

第二节 耐力素质

第三节 速度素质

第四节 柔韧素质

第五节 灵敏素质

第十章 田径运动

第一节 走

第二节 跑

第三节 跳跃

第四节 投掷

第十一章 游戏与民间体育

第一节 游戏

第二节 民间体育

第十二章 韵律体操和舞蹈

第一节 韵律体操

第二节 舞蹈

第十三章 体操

第一节 基本体操

第二节 技巧运动

第三节 器械体操

第十四章 球类运动

第一节 小篮球

第二节 小排球

第三节 小足球

第四节 乒乓球

第十五章 武术

第一节 武术基本功与基本动作

第二节 武术操与组合动作

第三节 武术套路

主要参考文献

初中篮球教案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百分数的一类简单应用,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互化方法,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教学,既能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又有利于学生深化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教材设置了两个例题进行教学。例4教学比较一般的问题,先用条形图表示王红等3人一周中长跑的路程,使学生不仅了解到各人跑的千米数,还引起了对旧知识的回忆,直观感觉到图中的那些与几分之几有关的数量,为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提供经验;接着引导学生把“李芳跑的路程是王红的百分之几”这个问题与“李芳跑的路程是王红的几分之几”联系起来,使学生将已有的解题经验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中;最后,教材指导求百分之几的计算技巧,先写出小数形式的商,再把小数改写成百分数,让学生体会用小数表示除法计算结果的简便。例5教学求百分率的实际问题。教材先帮助学生理解“出勤率就是实际出勤人数占应出勤人数的百分之几”,把求百分率解释成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在计算田径队周一的出勤率后,又让学生自己选择两天的数据计算出勤率,巩固对出勤率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教材通过“练一练”再让学生求树苗的成活率、说生活中百分率的例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感受百分率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难点是分析数量关系,找准单位“1”。

[教学目标]

1.通过知识迁移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掌握有关百分率的计算方法。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受到事物间存在着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3.了解百分率在具体生活问题中的运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什么是百分数?

2.把下列各数改写成百分数

0.6 7/10 3.5 5/8 1

3.出示例4统计图,仔细观察、获取信息。

(1)比较任意两个量的倍数关系,提“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应该怎样提问?

李芳跑的路程是王红的几分之几?

王红跑的路程是林小刚的几分之几?

……

(2)自由口答,适时提问:谁与谁比?谁是单位“1”?

(3)归纳小结:怎样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4. 这几题都是用分数表示两人所跑路程之间的倍数关系。百分数也表示倍比关系,能否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改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呢”?

5.揭题引入: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

[评析:依据知识的迁移规律,课始先复习百分数的意义,及分数、小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重点突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解题方法,为顺利探究新知、过渡到新课做好铺垫。]

二.新知探究

(一)教学例4: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1.将复习题“李芳跑的路程是王红的几分之几”改为“李芳跑的路程是王红的百分之几”?

2.尝试解答,发现问题:

谈话:你是否想自己试着算一算呢?

学生试做,指名板演。

谈话:同学们遇到了什么问题需要大家共同探讨呢?

3.学生自由交流,教师适时引导思考:

(1)探索如何列式

思考:为什么这样列式?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哪两个量在比,把哪个量看作单位“ 1”?李芳跑的路程是王红的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

小结:这题以王红跑的路程作为单位“1”,李芳跑的路程是王红的百分之几,实际上与求李芳跑的路程是王红的几分之几的解题方法是一样的。

(2)探索如何计算

思考:你是怎么计算的?

引导:先求出李芳跑的路程是王红的几分之几,再化成百分数。(板书:4÷5=4/5=80%)

先用小数表示计算结果,再化成百分数。(板书:4÷5=0.8=80%)

小结:列出除法算式后,通常先用小数表示商,再改写成百分数。

(3)归纳小结:

思考:通过解答你明白了什么?

引导:这题和复习题比较,什么没有变?(已知条件和数量关系)

什么变了?(表示两数倍数关系的形式从几分之几变为百分之几)

那么这两道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有没有变化?

小结:求“李芳跑的路程是王红的百分之几” 仍然是把王红跑的路程看作单位“1”,用李芳跑的路程除以王红跑的路程,算式是相同的,只是结果用百分数来表示。

4.“试一试”

怎样解答“王红跑的路程是林小刚的百分之几”?

(1)学生独立解答,同时思考:在计算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问题?

(2)交流:

当除不尽时该怎么办?(5÷7的商是无限小数,除不尽时,商要保留三位小数,即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5.反思归纳:(先分组讨论以下两个问题,然后组织全班交流)

(1)王红跑的路程为什么在例4中作除数,而在“试一试”中作被除数?

例4是李芳跑的路程和王红跑的路程比,把王红跑的路程看作单位“1”;“试一试”是王红跑的路程与林小刚跑的路程比,把林小刚跑的路程看作单位“1”,因此王红跑的千米数,在前一个算式里是除数,在后一个算式里是被除数。

(2)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时,通常应怎样思考?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实际上它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方法是一样的,可以直接用除法计算。要注意比的标准不同,单位“1”就会发生变化,解答这类题一定要找准单位“1”。

6.完成“练一练”第1题。

[评析:这一层的教学,通过改变问题,引出例题,运用设问沟通复习题与例题的联系,运用迁移规律,突出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突出当商是无限小数时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二是通过比较反思突出求百分之几问题的数量关系,从而让学生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二)教学例5:求百分率问题

1、出示例5:学校田径队有40人,下表是田径队某周每天早晨参加训练的人数统计。(出示统计图)

2.引导分析:

(1)什么是出勤率? (实际出勤人数占应出勤人数的百分之几)

(2)出勤率用什么数来表示?(百分数)

(3)那么怎样求出勤率呢?估计一下哪天的出勤率高?(用实际出勤人数直接除以应出勤人数)

3.算一算:

田径队周一的出勤率是多少?(板书:39÷40=0.5=.5%)

从上表中再选择两天的数据,分别算出相应的出勤率。(学生自由选择解答)

4.反馈交流:

(1)哪天的出勤率最高?哪天的出勤率最低?

(2)周三、周四的实际出勤人数和应出勤人数相同,算式是40÷40=1,怎么改写成百分数形式?(指导学生把1改写成100%)

(3)为什么周一、周二、周五的出勤率不是100%?出勤率可能高于100%吗?

5.比较求各出勤率的共同点:

(1)意义:都是一部分的数量与总数量相比。

(2)题意:都把总数作为单位“1”。

(3)列式规律:把总数作为单位“1”的量做分母或除数,××率提示的量做分子或被除数,也就是用与单位“1”相比的量除以单位“1”。

[评析:这一层教学先帮助学生理解出勤率的含义,再鼓励学生自己选择两天的数据计算出勤率,巩固对出勤率的理解,最后引导学生对出勤率能否高于100%进行反思,使学生对出勤率的理解深入一步,成为理解其他百分率的基础。]

三.拓展延伸

1.完成“练一练”第2题:先说说“成活率”的含义,再独立解答。

2.完成“练一练”第3题

(1)你在日常生活中,还听到过哪些百分率?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花生榨油——出油率 学生考试——优秀率

产品检验——合格率 制作盐水——含盐率

试验——发芽率 射击测试——命中率

(2)讨论:求这些百分率有什么好处呢?

指出:百分率能便于分析比较数据。(板书:便于分析比较)

(3)交流:选择喜欢的百分率,说出计算方法。

[评析:让学生述说生活中的百分率,体会并说出这些百分率的含义,旨在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有效拓宽知识领域,感受百分率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四.全课总结

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它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与解决分数实际问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是大致相同的,只不过要把结果转化成百分数。在做题时,我们一定要准确判断谁作单位“1”,这是解题的关键。

2.布置作业:练习二十一第1~3题。

[总评: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师较好地理解了教材的编写意图,较好地把握了前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课始,运用迁移规律,找准新旧知识间的连结点,以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学习新知,很好地把握住了教学的起点。课中,教师提供充分自主探索和交流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完善自己的思维过程,解决问题后又引导学生回顾反思,共同总结解题方法,提升了学生的认识水平。课尾,教师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拓宽学生知识面,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初中体育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初中篮球课教案作者:杜纪磊 文章来源:中国体育教师在线教学内容1.原地—行进间传接球。2.原地—行进间运球。3.原地—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4.游戏。教学目标1.让学生巩固篮球技术动作。2.培养快速投篮的能力。3.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4.培养良好的体育精神素质。教师:杜纪磊 任教班级:9年级(1----4、11班)时间:第7周(2)教学内容1.原地—行进间传接球。2.原地—行进间运球。3.原地—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4.游戏。教学目标1.让学生巩固篮球技术动作。2.培养快速投篮的能力。3.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4.培养良好的体育精神素质。教学 内 容次数 教 师 主 导 学 生 主 体 组 织 与 要 求课堂常规11.体育教师提前到场地检查是否安全。2.师生问好。Hello everyone! 3.宣布本节课的内容及练习目标。4.安排见习生、整理服装。1.体育委员整理队形,向老师报告人数。2.师生问好。Hello teacher!3. 整理服装准备上课。4.见习生到指定的位置等待老师安排。♀♀♀♀♀♀♀♀♀♀♀♀♀♀⊙⊙⊙⊙⊙⊙⊙⊙⊙⊙⊙⊙⊙⊙ ★1.集合做到快、静、齐。2.保持距离前后左右成直线。收心热 身31.老师带领同学们进行“自由分子”的跳绳练习。2.老师让同学们按要求进行运球练习。3.带领同学们活动各肌肉关节。 1.同学们积极配合老师做各种练习。2.同学们认真运球,控制好球。3.按老师的要求充分活动好,为上课作好充分的准备。 散点 1.动作舒展大方,有力度。2.动作协调、灵活。原地—行进间双手传接球。61.让同学们分成四组进行练习。2.进行巡回指导,激励同学们要增加练习的质量和强度。1.同学们分成四组进行练习。2.小组长在练习过程中要协调指挥好同学们的练习质量。♀♀→♀♀♀♀→♀♀⊙⊙→⊙⊙⊙⊙→⊙⊙ ★ 原地—行进间运 球5 1.将同学们分成四组进行练习。2.让同学们能够更快更熟练的进行运球。 1.分成四组进行练习。2.小组长要积极组织好本小组的同学作好练习。3.同学们在练习的过程中认真体会运球的方法与技巧。 ♀♀♀♀→♀♀♀♀→⊙⊙⊙⊙→⊙⊙⊙⊙→ ★练习要认真大方动脑。 原地—行进间肩上投 篮10 1.将同学们分成四组进行练习。2.指导和讲解具体的做法,让同学们能够较快的领会到如何进行原地—行进间肩上投篮。3.让同学们进行创新表演。4.讲评同学们的创新动作,鼓励同学们要积极创新,勤于思考,善于锻炼,养成学习的良好习惯。 1.分成四组进行练习。2.小组长要积极组织好本小组的同学作好练习。3.在练习的过程中认真体会如何进行原地—行进间肩上投篮。4.积极思考创新练习方法。 ♀♀♀♀→←♀♀♀♀⊙⊙⊙⊙→←⊙⊙⊙⊙★动作正确到位出手有力注意手型。 游戏3 迎面运球接力:老师讲解游戏的方法,规则,以及分组组织方法。 同学们按照老师的要求分成四组进行游戏。 ♀♀♀♀→ ⊕♀♀♀♀→ ⊕⊙⊙⊙⊙→ ⊕⊙⊙⊙⊙→ ⊕ ★ 恢复身心21.带领同学们进行积极的放松活动,使同学们得到充分的恢复身心。2.组织同学们进行民主互评。3.客观评价本课的练习过程。4.安排见习生收回器械。5.布置课下练习任务。6.宣布下课,师生再见。Goodbye class!1.积极配合老师进行充分的恢复身心活动。2.同学们公评、民主的进行互评与自我检评。3.认真听取老师的客观评价。4.见习生整理并收回器械。5.记下课下练习内容。6.和老师再见。Goodbye teacher!放松活动; ⊙⊙⊙⊙ ♀♀♀♀ ⊙⊙ ♀♀ ★ 集中互评:♀♀♀♀♀♀♀♀♀♀♀♀♀♀ ★⊙⊙⊙⊙⊙⊙⊙⊙⊙⊙⊙⊙⊙⊙

体育学习内容的选择应利于课程目标的达成体育学习内容是指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系统学习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和行为的总和。

体育教学目标分为四个领域:知识领域、 技术技能领域 、身体健康领域、 情感领域。编写教学目标是要用行为动词表述,因为他起着直接导向作用。

明确的教学目标是体育课堂教学的灵魂,是评价课堂教学效果的依据,明确的教学目标是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

制定重难点要明确重难点是完成每次课目标的关键,因此教师在备课中应对教材的技术结构认真的进行科学的分析,准确的找出重难点,然后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选择应法灵活多样 体育教学方法是体育教学中师生为达成教学目标而选择的教学方式、途径、手段的总称。

体育教学设计有关的安全问题要考虑好以下的方面:

1、安全来自于教师的爱心和责任心。教师对学生安全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周密细致的工作,是来自于他们对学生的热爱。

只有热爱学生才有真正的责任心,只要教师有了责任心,才会有周密的安全对策,学生的安全才有最基本的保证。

2、安全来自于教师高超的保护技能。要保证学生的安全,光有爱心和责任心是不够的,教师还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安全保护技能。

扩展资料:

体育教学过程的教育性

“教学过程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任何教学过程的一条基本规律。古今中外的体育教学,概莫能外。体育教学的教育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在体育教学中组织每一项活动,均有一定的目的任务、组织原则、规则要求、需要学习和掌握相应的动作技术,以及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等,这些是构成体育环境的基本因素。

学生在这一环境中进行学习、锻炼或参加比赛,就会受到直接的影响。同时,体育环境还包括教师使用的教材、用的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条件、学校传统和班级风气等,这些都会有力地吸引,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和教育与之有关的人;

提供了许多学生乐于自愿接受,更多情况下是不知不觉接受、有利于个性品质形成的机会和情景,并可促进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个性品质迁移到学习、生活和工作等各个方面去,以收体育之效。

其次,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思想感情和作风,很容易自然地表现出来。这有利于教育者把握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特点,从而对他们有针对性的教育。

体育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概括地说,主要包括:

培养热爱集体的情感和意识,培养团结友爱、关心他人、互助合作的思想和意识,培养竞争意识、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培养坚忍不拔、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等优良意志品质,以及心情开朗和愉快活泼的良好性格。

百度百科体育教学

文章标签: # 教学 # 学生 # 公顷